国泰基金周向勇肩负时代使命,发挥公募基金

11月2日,由中国建投主办的JIC投资沙龙召开,论坛以“策略与发展·新时代的养老金融与产业进程”为主题。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从资产管理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对于新时代养老金融与产业进程的思考。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肩负时代使命,发挥公募基金在养老投资中的优势。养老投资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新机会也是新挑战。在此,我分享一点作为公募基金人对养老投资的思考。

我的演讲主要分为:养老基金的几个考虑因素、公募基金的养老投资优势和第三支柱发展与顶层设计三部分。

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我们需要为个人养老而投资,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方式很多,需要做资产配置。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通常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7%是老龄化分界线,而我国在年时这两个比例分别高达17%和11%,可以说是重度老龄化了。

按照联合国标准,到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79亿,占中国总体人口的35%,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根据我国居民人均寿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国际劳工组织养老金替代率测算,不同退休时间养老所需资金不菲。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合计占比高达76.3%;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占比19.2%;

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占比4.5%。

随着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不断下行,而企业年金覆盖面有限,未来依靠第三支柱个人账户的占比将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正处于个人养老投资意识觉醒的时期。

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方式很多,以美国的第三支柱个人账户养老金IRA为例,IRA计划主要投资于含ETF基金的公募基金、商业保险、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等,其中,公募基金占比最高,达47%;商业保险和银行存款的投资比例合计仅约11%。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养老金的投资需要考虑生命周期现金流特征,养老投资要遵循生命周期规律,动态资产配置是核心。

以目标替代率60%为例,其中第一、二支柱替代率合计30%,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为30%。假设从25岁起开始以每月预期退休收入2%的资金投资第三支柱养老金账户,这一比例每5年提高2%,退休前每月最大投入8%,则退休后,本金可满足投资人约7.3年的支出,其余年份的支出需通过投资收益来满足。

养老金投资的资产配置比例随投资者年龄增加而动态调整,动态资产配置是养老金投资的核心,而以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权益类资产为主,是提升养老金投资业绩的关键。

从全球养老金的投资情况来看,从年至年的20年间,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占比一直维持在50%左右,始终是养老金配置比例最高的资产。

第三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养老投资的优势在于长期持有、分批投资。

我们用数据模型做了一个测算,自年以来的75个月,在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1年的收益率为12.05%,而持有3年的年化收益率能提高到16.27%;持有1年收益为正的概率为68.23%,而持有3年收益为正的概率能提高到92.67%。

分批投资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以投资中证为例,如果我们从年5月末起,每月投资元,连续定投33个月,我们投入的总金额为3.3万元,期末资产能够达到约3.75万元;如果我们将这3.3万元一次性投资中证,期末资产不到2.66万元。

其次,我想谈谈公募基金的养老投资优势。

“组合投资、强制托管、公开披露、独立运作、严格监管”等制度优势奠定了公募基金行业20年的繁荣发展。为个人提供养老一站式服务是公募基金发挥制度优势、践行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径。

公募基金在资产安全性、运作透明度以及成本收益方面,能够为各支柱养老金提供安全可靠、有成本优势和竞争力的管理工具;养老金与公募基金的结合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美国养老体系也有三大支柱,即社会保障体系、雇主养老计划和个人退休计划,而这三大支柱又表现为五层金字塔结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自有资产、雇主养老计划、个人退休计划、其他。

年以来,个人退休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的占比提升迅速,截至年末,美国养老规模为31万亿美元,占GDP比%。个人可支配投资合计达到60%。因此,美国经验表明,个人养老投资将主导养老市场。

美国的共同基金,也就是公募基金,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而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其实与个人养老金是共赢的。

根据年5月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发布的《美国投资公司发展报告》,美国共同基金的个人投资者资产占比近90%,主要以退休计划为主。

共同基金在养老储蓄中占据主要地位,截至年末,缴费确定型计划与个人退休计划分别有59%和47%的资产投向共同基金。投资呈多元化特点,股票基金占比大。

目标日期基金是养老金市场的主流投资品种,也是个人退休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配置的重要标的,年末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来源于养老金的资金占比为87%,是过去十年来最受投资者和退休计划发起人欢迎的产品。

从美国人那里,我们得到两条宝贵的养老经验:一是养老金主要靠自己攒,政府只是锦上添花;二是目标日期基金是个人养老投资的重要标的。

说完美国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公募基金的20年,是践行普惠金融的20年。20年里公募基金砥砺前行,始终将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为投资者提供可观的长期回报。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公募基金成立20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1倍;国泰基金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18.49%。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公募基金成立20年,累计为居民赚取收益2.23万亿元,累计向持有人分红2.06万亿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0年积累,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

近几年来,公募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凭借丰富的资管经验、稳健的投资业绩和严谨的风控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助力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管理。

根据《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44%。

根据历年由全国社保基金公布的投资年报整理来看,年至年十年间,年均投资收益率最高9.75%,最低8.13%。社保基金运作以来每年轻松战胜通货膨胀,实现保值增值,为个人养老资金的投资树立了榜样,未来个人养老理财市场前景可期。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报告,年企业年金收益达到5%,高于年的3.03%水平,基金公司作为管理人管理的含权组合业绩领先。

国泰基金在社保基金管理、企业年金管理等方面,拥有较长的管理经验和较好的管理业绩。其中,公司在年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管理时间已有14年,目前公司管理多只社保基金组合,投资收益率表现稳健。

公司在年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管理时间已有11年,年到年,国泰企业年金收益率整体表现稳健,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将肩负时代使命,开发完善产品体系、争取稳健的投资业绩、发挥资产配置功能、降低养老基金费率、提供专业的投顾服务、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不断改革创新,适应养老市场发展。

最后,我想谈谈第三支柱发展与顶层设计。

第一,税收优惠有望激励大批投资者加入第三支柱。

自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该试点参考美国成熟的个人退休计划,采用了缴费时不征税、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退休金时征税的模式。

投资者通过参与养老金计划,将这部分收入的缴税时点推迟到退休后,减税的同时优先投资,释放部分税金的长期投资功能。

以国泰民安养老目标日期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投资模型为例,测算税收递延试点的影响,在月存元的情况下,税收递延对账户余额的影响大约有十五万余元。

第二,养老投顾服务将迎来蓬勃的发展。

由于养老产品的资产配置属性,养老投资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居民普遍对养老金融产品缺乏基本的认识,居民个人养老投资计划需要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提出具体的投资建议。

投顾服务是和养老投资伴生的非常重要的机制,美国个人退休计划的投顾渗透率约在60%~70%,第三养老支柱的引入要体现政策的完整有效,投顾服务值得借鉴。

投顾模式的出现实际上是基金销售模式的转变,投顾服务的收费是基于所管理的账户数量或者资产规模收取咨询服务费,而非采用传统的银行券商渠道的销售/交易佣金返点的模式,站在投资者的立场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策略,符合投资者利益,也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建立自己销售能力的重要契机。

养老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养老投资也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的大问题。不得不说,养老投资时间跨度大,面对的不确定性就更多,那么公募基金过去在养老保险投资体系中的经验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我国的社保、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合计有一半的规模是由公募基金公司来管理的,年至年底,期间就取得8.4%的年化收益,这一历史成绩也是公募基金的一张实力背书。

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养老现实,公募基金行业舍我其谁。特别是近期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面世的公募养老目标基金,将是公募基金深度参与养老投资的“试水”,未来,公募基金和养老投资将相互助益、良性发展。

未富先老,谁能缓解我们的养老焦虑?

本文作者周向勇,国泰基金总经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daiy.com/xcxe/4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